江苏1500名老人被骗20亿怎么回事 针对骗子的套路该如何防止?

候鸟养老、众筹养老、评书里卖“灵丹妙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19日通报,当天该院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苏州市姑苏区、吴江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19名被告人获刑…

候鸟养老、众筹养老、评书里卖“灵丹妙药”……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19日通报,当天该院与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苏州市姑苏区、吴江区人民法院集中宣判5起养老诈骗犯罪案件,19名被告人获刑。本次集中宣判案涉金额近20亿元,受害老人达1500余名。

据介绍,本次江苏法院集中宣判的案件中,包括销售假冒养老产品“301参茸倍力胶囊”诈骗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提供“养老床位”吸引投资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以及销售“地宫穴位”等涉老项目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感觉震惊了小编的认知!现在老人也太有钱了吧!

#p#副标题#e#
江苏1500名老人被骗20亿怎么回事?

据审理法官介绍,不法分子一般会假借养老之名,设立健康产业公司,制定了一套系统的“众筹引资政策”。

这类骗局往往第一步是组织业务员在老年群体集中聚集的菜场、公园等地发放传单,引诱老年人参加活动;在缴纳20至30元不等的费用后,业务员就组织老年人到一些景区参观“基地”,获取信任;老年人在观光旅游中放松了警惕,所谓的“导师”“投资分析师”就开始利用预先培训的“话术”宣传投资养老项目,一旦老人上当签约付款,就立刻圈钱收网。

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以“5元办个会员卡,就免费吃喝玩乐”“投入保证金,集团下的四个基地免费住”“保证金每月有高额回报,以后子女还能继承”等话术,吸引老年人误以为交5元入会费就有地方打牌聊天喝茶解闷。然而在每天的接触中,董事长和业务员扮演“大孝子”,抓住空巢老人的孤独心理,送鸡蛋送水果,叔叔长阿姨短,共情共鸣,攻破老人心理防线。在逐渐熟悉之后,业务员开始推销“养老产品”并签订合同,多为艺术品交易合同或居家服务合同,承诺每年13.5%的高额利息。

#p#副标题#e#
法官介绍,例如本次宣判的案件中,就有不法分子在“跑路”前夕,还推出为期三个月的短期项目,而被布局三四年之久培植起的信任使得老人们对此深信不疑,坚信该项目时间短、收益快、回报高,纷纷大额投入,直至人去楼空、血本无归。

除了养老,在当天宣判的案件中,不法分子还摸准老年人大多都有医疗保健需求且判断力普遍较差的特点,将老年人群体锁定为推销产品的主要对象,寻找厂家专门定制了一批廉价录入式便携播放器——评书机,提前录入音频资料,夸大介绍根本不具有药品成分的食品保健类产品“301参茸倍力胶囊”,通过邮寄方式赠送给老年客户。

不少老年人被评书机中高频出现的“301参茸倍力胶囊”广告吸引,甚至误认为是正规电台的官方广告,于是主动拨打热线咨询,就这样从无偿接受一个十几元的评书机开始,一步步落入几万元、几十万元的圈套。

当天,江苏法院根据事实证据和各被告人参与的犯罪数额、作用大小、退赃退赔情况、归案后的认罪态度等情节,对19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无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至六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没收财产或罚金。

据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要求,全省各级法院将继续着力于严惩养老诈骗犯罪,揭露案件犯罪手法,着力提升老年群体防诈识骗能力,推进整治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

#p#副标题#e#
小编有话说

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我还是比较震撼和气愤的。这些犯罪份子简直是丧尽天良,居然骗取老人的养老钱,这是要下地狱的罪行。我们仔细算一下,1500个老人,总共20亿,人均居然高达130万!!!这是什么概念,基本上是这些老人一辈子的积蓄了,养老什么的肯定全指望这个了。

另外我也在想,这1500个可怜的老人,他们被骗的养老金,有多少能被追回?如果不能追回,他的养老问题又怎么解决。况且老人的承受能力比较差,万一因为这个事想不开怎么办?这会导致多少社会问题?

在如何防止类似案件的问题上,我希望社会和相关机构能够有一套更快速的提前发现机制,提前识别该类犯罪行为。我个人的一个浅显建议是,这些所谓的健康机构,他们的资金渠道一定是有问题的,跟正常的公司资金行为会大为不同,因为他们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洗钱行为,骗取大量的老人的钱财,通过多个渠道,汇总到部分大账户中,然后再通过洗钱渠道,将这些钱洗出去。要识别这种资金渠道,希望是政府牵头,联合银行以及支付宝、微信等大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打通数据,这样很容易识别出这样的资金行为,能够提前将这些有问题的公司揪出来。

近年来,电信诈骗非常猖狂,老人群体更是重灾区。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真的能够天下无诈!

#p#副标题#e#
针对骗子的套路,老人如何防止呢?

第一:不要贪图便宜

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不贪图小恩小惠,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特别是高收益的投资,凡是投资有风险,一旦涉及钱,千万慎重考虑,多问儿女和邻居,多听听别人的声音,千万自作聪明。

第二:提高法律意识,多学习防诈骗的知识。

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等,学习各种诈骗手段,提高警惕,提高对骗局的识别能力。

第三、端正保健理念

端正保健知识,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遵医嘱服用药物,不要相信所谓的“特效药”“神医”,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第四:保密安全思维

保密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密码等,千万别泄漏给别人。

第五:提高反诈意识

少和陌生人打交道,有什么事第一时间核对确认,有情况求救警察叔叔,或拨打110或96110进行求助。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